對外貿易發展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外貿穩定增長的新挑戰與新機遇,中國進出口銀行作為支持對外經貿投資發展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積極落實國家政策要求,不斷強化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通過加大外貿領域信貸投放、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優化金融服務流程等多項舉措,為外貿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強化金融支持
推動外貿穩量提質
自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來,中國進出口銀行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持續加大對外貿易領域信貸支持力度,服務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2024年以來,中國進出口銀行不斷強化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積極助力貿易強國建設,全力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通過持續跟蹤研判外貿發展新趨勢、新特點,支持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推動“新三樣”等優勢產品和跨境電商出口,助力培育外貿新動能。
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不斷拓展海外業務布局。當地時間11月22日,中國進出口銀行烏茲別克斯坦代表處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揭牌開業儀式,標志著我國首家在烏設立的中資銀行分支機構正式成立。這一舉措不僅拉近了中國進出口銀行與烏政府、金融同業、企業的距離,更為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及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的經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在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方面,中國進出口銀行同樣不遺余力。11月15日,中國進出口銀行與上海市政府在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聚焦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落地、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打造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橋頭堡、推動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助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五大重點領域開展合作。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緊緊圍繞上海在外貿、制造業、企業“走出去”等方面的需求,加大信貸資金投放,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專門服務對外經濟貿易投資發展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金融機構,中國進出口銀行連續七年亮相進博會,通過新產品、新活動、新方案,全方位做好進博會各項服務工作,為參會客商構建多維度互利合作紐帶,不斷推動進口貿易高質量發展。在2024 年進博會期間,該行量身定制的“智融全球 2024”專項金融服務方案,聚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建設、發展、安全與穩定,以及進博會多元化金融需求,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了“融資 + 融智”全鏈條金融服務,有效鞏固了全球商貿伙伴合作關系,支持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創新金融服務
全力破解融資困境
為了更好地適應不同類型外貿企業的融資需求,中國進出口銀行推出了多項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幫助外貿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特別是在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作為服務外貿發展的主力金融機構,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針對跨境電商這一新興業態,該行深入研究其經營特點,專門出臺了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工作方案。同時,以海外倉為重點,探索優化金融服務模式,為建倉、管倉、用倉、物流等全產業鏈不同參與主體提供一攬子、綜合性金融服務。海外倉作為跨境電商的重要境外節點,是帶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平臺。記者了解到,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的海外倉項目遍布法國、泰國、越南、肯尼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公共海外倉建設運營企業、用倉企業以及傳統外貿企業等多個類型,有效促進了中小微企業“借船出海”,增強了海外備貨靈活性,提升了貿易利潤空間。
為了支持海外倉高質量發展,中國進出口銀行出臺了專門指導意見,要求經營單位充分認識海外倉的戰略支點作用,利用信貸、貿易金融、普惠金融、資金等跨業務條線產品組合優勢,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打通上下游鏈條,為海外倉全產業鏈各環節不同參與主體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案。同時,該行還進一步明確了海外倉目標客群和優質項目類型,提出了分層分類營銷支持策略,并配套了多項支持保障措施,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務海外倉發展的質效。
在各地,中國進出口銀行各分行也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跨周期調節作用,充分利用在外經貿領域的產品、服務和經驗優勢,進一步深化銀政合作,不斷加大對轄區內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例如,在四川和福建等地,各分行與當地商務廳聯合印發了支持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政策措施,設立了外貿專項信貸額度,為拓展國際市場的外貿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此外,中歐班列作為推動亞歐大陸國際物流運輸的中堅力量,也離不開政策性金融的助力。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省分行向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信貸支持,助力中歐班列(成都)高質量發展。同時,陜西省分行也是中歐班列“長安號”運營主體的最大融資銀行。通過向班列產業鏈上的發行平臺、發貨企業等提供融資融智服務,該行切實提升了中歐班列在陜西省外向型經濟建設中的帶動作用。
在債券籌資業務方面,中國進出口銀行也取得了穩健發展。該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多個主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支持外貿進出口領域相關業務投放以及對外貿易相關領域發展。這些債券的發行有效發揮了政策性金融在推動外貿保穩提質中的促進、引領、保障作用。
防控金融風險
護航企業穩健前行
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外貿企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融資難、融資貴以及風險管理問題尤為突出。作為中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重要代表,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優化金融服務的同時,不斷加強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和風險管控,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穩健的金融支持。
為提升外貿企業融資服務效率,中國進出口銀行創新推出了一系列信貸產品,如“保理E貸”“保贏貸”“貿贏貸”等,這些產品實現了全線上辦理,極大地方便了企業。特別是針對小微外貿企業,中國進出口銀行與相關機構合作,以真實出口數據及大數據分析為基礎,打造線上化、智能化的融資產品,解決了企業因缺乏抵押物和信息不對稱而難以獲得融資的難題。
在風險管控方面,中國進出口銀行創設了“園貿貸”政銀合作風險分擔模式。該模式通過引入政府風險補償基金,形成“地方政府資金池+政策性銀行+轉貸行”的風險共擔機制,有效加大了對自貿試驗區內外貿型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與當地政府和城農商行合作,共同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貸款支持,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還提高了融資效率。
此外,中國進出口銀行還積極與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內的融資擔保機構合作,推出“保贏貸”產品。該產品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小微企業進行分析評價,由融資擔保機構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為小微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這種合作模式不僅緩解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還穩定了企業上下游供應鏈,提升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
在幫助企業解決海外融資難題方面,中國進出口銀行也展現出了強大的服務能力。例如,湖南省分行成立工作專班,深入企業面對面商討解決方案,在充分評估后迅速為企業發放信用貸款,并為企業提供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包括識別境外貿易風險、市場風險等。這不僅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還助力企業在海外市場拓展業務,實現穩健發展。
拓寬融資渠道
聚焦小微外貿發展
中小微外貿企業是外貿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然而,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展的瓶頸。中國進出口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聚焦小微外貿企業,加大融資支持力度,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為了切實解決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題,中國進出口銀行積極開展小微外貿企業專項行動。2024年7月,中國進出口銀行百家小微外貿企業保穩提質專項行動名單庫內某企業取得新三板同意掛牌函,這是該企業正式邁向資本市場的關鍵一步,也標志著中國進出口銀行百家小微專項行動助力小微外貿企業成長取得積極成效。百家小微專項行動是中國進出口銀行為發揮政策性金融引領撬動作用,提高小微外貿企業支持力度的普惠金融特色品牌,通過選取具有代表性小微外貿企業、持續跟蹤調研、實施定向支持等舉措,提升金融支持的針對性、有效性,更好滿足企業金融需求,助力小微外貿企業健康成長。
除了開展外貿專項行動,中國進出口銀行還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服務小微外貿企業質效。2024年10月,中國進出口銀行為山東某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辦理了全行首筆小微企業外貿通業務,有力支持企業“走出去”。本次業務的落地是中國進出口銀行服務小微客戶群體、支持外貿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有益實踐。小微企業外貿通業務是中國進出口銀行為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支持穩外貿作用,進一步打通小微外貿企業融資堵點和卡點創設的一款普惠直貸產品。該產品聚焦滿足小微企業發展進出口業務、提升進出口能力等需求,強化對專精特新等特色小微外貿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為企業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業務辦理渠道。
著眼長遠發展
優化服務賦能外貿
面對外貿穩定增長的新挑戰與新機遇,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繼續胸懷“國之大者”,聚焦主責主業,以支持外貿發展為己任,持續加大外貿信貸投放力度,發揮穩外貿排頭兵作用,用實際行動推動外貿規模穩定、結構優化、質量提高。
未來,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支持外貿發展:一是保主體,培育貿易持續發展動力。中國進出口銀行將持續做好大型骨干外貿企業、優質民營企業、外貿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為市場主體強信心、添動力。同時,圍繞頭部企業和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加大對鏈上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支持力度,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二是助轉型,挖掘貿易創新驅動潛力。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支持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等領域。同時,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提升貿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三是暢通道,提升貿易暢通循環效力。中國進出口銀行將支持港口、機場、外貿集聚區和貿促平臺、邊境口岸等外向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等,加快構建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貿易大通道,保障外貿供應鏈暢通穩定。
四是拓空間,增強貿易市場開拓能力。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充分發揮服貿會、廣交會、進博會等貿易促進平臺作用,幫助企業抓訂單、穩訂單,加快簽約成果轉化。同時,加強貿易規則標準對接,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